笔趣阁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260章 长久之策

第1260章 长久之策


共治六年二月十日,天刚刚方亮,沈阳城墙上却忽然警钟大作,睡意朦胧的明军士卒,只以为蒙古人突袭,纷纷抄起兵器便冲上城头,但他们却根本没见到蒙古人攻城,反而发现远处的蒙古营地,已经人去营空。

        张家玉同谢迁急忙赶上城来,心中还有些焦急,因为昨日打退蒙古人进攻之后,他们都有些松懈,所以真有点担心蒙古人偷城。

        等来到城墙上,一名百户立刻上前禀报,“抚台,军门,蒙古人好像撤走了。”

        谢迁微微一愣,急步走到城墙边,扶着墙垛向外张望。

        因为沈阳城上没有重炮,所以蒙古人的营寨离城很近,这时原本人头攒动的大营,已经没了一个人影,只剩下一些没制造完成的云梯和抛石机,以及没来得及拆除的帐篷,留在空地上。

        “这怎么回事?”张家玉与几名官员面面相觑,昨天还在攻城,怎么今早忽然就不见人影呢?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同样的疑问,蒙古人就这么撤走呢?

        谢迁皱了下眉头,他心里也总觉这仗还没打完,就这么突然结束,有点儿突兀,不过想到蒙古人的习性,也就不奇怪了。

        当下,他笑了笑,谓张家玉等人道:“我看蒙古人撤军,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损失惨重,见攻城无望,无利可图,所以退军,另一种便是收到了我朝援军的消息,所以仓皇而逃。”

        对于人口稀少的蒙古人来说,他们确实不适合打攻坚战。因为消耗太大,一次死的太多,怕是十多年才能恢复元气,所以他们最好是能打就打,不能打便以骑兵的优势,绕开坚固的堡垒,去攻击明军的薄弱之处。

        只是这次辽河平原上,明军就沈阳这么一个有价值的据点,他们没得选择,只能攻打,但是进攻那么多次不能下,理智些的,应该早就退了。

        张家玉听了不禁点了点头,但是明军也没有大意,谢迁让士卒打开城门,派遣近百人马,分成几队前去查看,追踪蒙古人的踪迹,以确定蒙古人确实撤离。

        到了中午时分,派出去追踪蒙古人的士卒没有回来,但南城外却忽然出现大队的人马,为首几名骑兵奔驰到城下。

        守军早就发现了他们,数百名士卒忙登上城墙,一名副千户探出头来,看见大军打着明旗,顿时急呼道:“你们是哪部人马?”

        到了城门下的骑兵,稳住喷着白气的战马,举起一截竹筒,大声回答:“我部乃忠贞镇虎捷营,奉王中堂、高国公之命,驰援张抚台、谢军门!”

        城上士卒忙坠下竹篮,将竹筒取了上来,这时接到禀报的张家玉、谢迁已经匆匆赶来。

        张家玉拿过竹筒,将里面的文书倒出来,展开查看,确实是北直总督的印信,于是忙一挥手,“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先锋部队进城不久,刘体纯、姜有光、扬彦昌等人便领着主力到来。

        这时谢迁等人才知道是因为援军到了,蒙古人才仓皇撤退。

        其实以蒙古人现在的实力,就算打下了沈阳,也难以站稳脚跟,不过如果每年冬季,蒙古人都入寇一次辽河平原,那明朝填辽的策略,也将无法执行。

        一万五千明军援军,浩浩荡荡的开进城内,张家玉等人亲自迎接,将刘体纯等人迎入城中。

        大军在城内扎营,众人则在巡抚衙门相聚一堂,张家玉先抱拳道:“诸位远道而来,就我沈阳城,实在是心苦了。今晚本抚摆宴,给诸位将军接风,但条件有限,还请几位将军不要嫌弃。”

        “岂敢!”刘体纯拱手道:“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忙,一仗未打,蒙古人就跑了。”

        蒙古人虽退,但是有这么个隐患在,辽宁便一日不安。

        明代原来在辽东其实有一条长城,但现在早就费了,蒙古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之后迁民填辽,辽宁的官员也会提心吊胆,就怕幸苦了一年,刚有点成绩,蒙古人又来破坏。

        辽宁虽设一省,但靠自身实力,显然无法对付蒙古人,所以要仰仗北直,甚至是山东、山西的支援。

        张家玉当即笑道:“没有王中堂、高国公发兵,几位将军渡海而来,蒙古人岂会轻易撤退了。”

        说完,他看着刘体纯,忙问道,“刘军门,不知道大军这次在沈阳驻扎多久?”

        这个问题是张家玉担心的问题,他们毕竟不是辽宁的军队,是它省的人马,要是住不久,不解决蒙古的问题,那他们一走,辽宁还会比较危险。

        “张抚台放心,暂时应该不会走,要驻扎一段时间,或许不久之后,还会有其他大军过来。”

        张家玉听他这么说,心中放心了一些,辽宁的官员也都松了口气。

        这时刘体纯忽然想起一事,忙从胸口掏出一封信,交给张家玉道:“这是中堂大人托我带给张抚台的,还请抚台过目。”

        张家玉忙拿过来,取出信纸观看,王夫之的字写得十分好看,很清晰,片刻间他就将上面的内容看完。

        王夫之在信上说,将在二月底开关放百姓出关,让他做好安置的准备,另外为了保证安置百姓的事宜顺利进行,他会说服朝廷,对关外的蒙古进行一次扫荡。

        北直和山西的明军,会主动出关,打击蒙古诸部,将不愿臣服的蒙古给予重创,使得他们至少十年不敢犯边。

        辽宁独在关外,朝廷如果大举攻击蒙古,保证辽宁的安全,那他便能长长松一口气,肩上的重担至少会减少一半。

        毕竟建设难,毁掉建设却很简单,让蒙古这个破坏者安分下来,那他在辽宁的建设就容易太多了。

        他原来以为,辽宁建省后,得不到多少北直的支援,当不想王夫之居然这么上心辽宁的事情。

        这其实得益于王彦对内阁的改革,王夫之想要回到中央拜相,那得有政绩出来,而且不是一般的政绩。

        因为被放到地方的严起恒、顾元镜才四十多岁,不可能安心待在地方,肯定也想回中央,他们不会和王夫之客气,一定拼命攒政绩,另外地方和朝中的后起之秀,也想要拜相,他的竞争压力可以说非常大。

        迁民填辽做好了,就是巩固千里版图的政绩,王夫之自然上心了。

        明朝是个大帝国,从北京到南京,通讯一次差不多要十天半月,与西南的联系就更久了。

        因此中央赋予了地方督抚一定的调兵之权,在北直调兵的同时,王夫之的奏报也到了南京。

        南京,内阁的议事堂内,王彦正与几名阁部看着北直来的揍报。

        前段时间,他已经知道了吴克善在科尔沁称汗的消息,当时便大发雷霆,准备开春之后,收拾吴克善,但没想到他还在定计划,吴克善已经先动手打沈阳了。

        这时王彦看看北直的揍报,又站起来看了一会儿挂在墙上的地图,转身对几位阁部说道:“北直建议开春后,对蒙古发动一次进攻,孤觉得可行,几位阁部有什么意见么?”

        堂内几位阁部商议了一下,陈邦彦起身说道,“监国,臣赞同王中堂的提议,是该打一打,不能让蒙古诸部统一,对北疆形成威胁,再者不将他们打疼,朝廷迁民填辽的计划也无法施行。”

        陈子龙沉吟了一下,道:“监国,臣以为击败蒙古人,易也,但是关键是如何长久的解决北疆的安宁。”

        击败蒙古人容易,但中原王朝要统治蒙古草原,却比较难,因为中原的环境更舒适,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草原,而去的人少,反而会被胡化。

        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历代中原王朝多次击败北方的游牧,但是因为中原人不习惯北方的气候,草原也不能种地,所以几十年后,往往又会有新的部落崛起,引起新的边患,一直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王彦也陷入了沉思,但堵胤锡却道:“对于这点,臣到是有点想法,一是学宋与辽,开放边市,输出各种中原的物品,特别是向蒙古上层输送书籍等物,珍珠、玛瑙、象牙、玉器这些贵重物品,可以低价卖给他们,消磨他们的意志,另外学本朝之计,帮蒙古人筑城,让他们固定下来,那我朝在要征伐,就容易许多了。”

        堵胤锡说着顿了下,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再这之前,朝廷得先打一仗,将不服的蒙古部落剿灭,才能实行上面的两策。”

        堂内几人听完,议论几句,不禁纷纷点头。这两个办法,一个是靠着先进的文化来入侵,就像历史宋对辽和金做的一样,一个是把游牧固定在一块土地上,有了城池,明军也就好找好打了,当年明朝支持俺答汗与三娘子筑归化城,便保持了明朝与鞑靼边境数十年的和平。

        王彦想了想不禁颔首,然后说道:“堵阁部的方略我看可行,但是除了帮蒙古筑城之外,我们也要自己筑城。李定国最近送来一份揍报,上面建议我朝在爪哇筑堡与荷夷对持,孤看了他所提的堡垒,乃是当年徐阁部推崇的西夷棱堡,当初我朝没钱建造,现在却可以则要害之地,建造几个试一试!”

        草原上的河流和牧场就那么多,王彦是想在重要的河流和牧场中心,建造一些只供军队驻扎的军堡,就像那些西夷一样,打一颗钉子在那里,然后对周遭进行统治,甚至收税。

        (要自行车,求支持正版。)


  https://www.biqivge.cc/book/12390/161148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