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造舰(二)
测试的结果让德国海军部彻底打消了疑虑,于是决定对图纸进行一些修改,然后马上开建德国自己的大型防护巡洋舰。
对德国来说,这样一艘航速快、耐波性、适航性,而且防御也不算差的巡洋舰用于海上破交,再合适也不过了,而德国目前正好又缺少这样一级军舰,维多利亚露易丝皇后级防护巡洋舰虽然建造了5艘,但性能并不能让德国海军部满意,何况这5艘军舰在中国的战斗中,有三艘被穿越者击沉,一艘被俘,也需要补充,因此青岛型巡洋舰正好可以补上来。
原来在竞标时,徳国就买下青岛型巡洋舰的设计方案,华东政府也有义务应德国方面的要求进行修改,德国海军部经过协商之后,向华东政府提出了如下要求:舰首舰尾各増加一座双联装200毫米口径火炮,以加强全舰的火力;舰舷外飘减小到10度以内,降小横摇度;适当增加装甲厚度、长度;航速可降低到23-24节,可将吨位放大到7000-7500吨,动力增加到24000马力,航程要求达到5000海里以上。如果能够达到这些要求,那么这一型巡洋舰将可以对抗英国目前建造的一等防护巡洋舰,那么对德国海军的发展极为重要的。
华东政府去德国的还有一个商务小组,负责与德国厂商协商谈判签约的事情,以及其他的商务合作、釆购等谈判。在青岛的竞标期间,华东政府和基尔造船厂达成了合作开发舰载综合火控系统的协议;和布洛姆-福斯造船厂达成了合作研制蒸汽轮机的协议,但最终签约,还要得到两家造船厂的高层同意,而且这还要涉及到一系列的細节问题,如开发费用分滩、利益分配、专例归属,对外销售等等,也都要进行谈判确定。
不过原则性的问题在青岛就己经基本谈好了,华东政府只提供技术和思路,开发研制费用主要由两家造船厂承担;而技术产品开发成功,成果专例由双方共有,两家造船厂将协助华东政府在青岛建成两家工厂,提供相应的设备与培训,这笔费用由华东政府支付;而在销售方面,双亏只有在对第三方销售时才进行利润分成,如果只有各自的国内销售,则不进行利润分成。
应该说这样的条件对徳国的两家造船厂是十分优厚的,尽管要承担开发研制费用,但谁都知道,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技术和思路才是最重要的,何况一但开发成功,获得的利润绝不是那点前期的开发费用可比的。而且通过以前与海外华人的合作,还有军舰的测试结果都证明海外华人的技术还是靠得住的。
而且德国不是英国,造舰的外贸量并不高,因此这两项技术开发成功之后,主要的客户还是在德国国内,由其是徳国军方,而在国内销售是不进行利润分成的,这也大大保障了两家造船厂的利益,如果以后德国靠这两样技术打开了国际舰船的市场,那么其中的利益相当巨大,既使和海外华人进行利润分成也是划算的。
不过两家造船厂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只有在研发成果正式出现以后,才在青岛去帮助华东政府建厂,正式成果以得到订单合同为标志。主要是因为新技术的研制开发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不是造出几个样品就行了,还要进行大量的测试、调整、以及达到大批量生产才行,但技术都掌握在海外华人的手里,可不能说造出几个样品就算成功了。
而华东政府对此也没有异议,只是提出在此之前,华东政府有从两家造船厂的优先购买权,而且价格不能高于徳国军方的购买价格的条件。
其实现在华东政府的整体工业基础太差,而蒸汽轮机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尖端技术,而舰载综合火控系统在工艺技术含量上没什么高标准,但关建的技术是光学设备,也就是玻璃,而在这方面德国有无论是本时空还是旧时空里都是顶极水准的葵司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说,舰载综合火控系统的难度更大一些。
在近二、三年内,既使在青岛开了厂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既使是把厂开起来,所有的配套设施都没有,一切还是要靠进口,自己能做的仅仅是组装,因此最好是等到华东政府的五年计划完成以后,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再建厂也不迟,还可以以这两项技术为龙头,遂步完善配套设施来提升自己的工业水平。而在此之前,只要能保证在德国可以购买到就可以了。
经过了研究之后,两家造船厂的高层也同意了华东政府的条件,于是双方正式签定了合同,正式开始了新一轮的合作。
两家造船厂组成的赴青岛工程团共有66人,领队的人叫德克*韦斯利,今年56岁,是基尔造船厂的总工程师之一,已有37年的造船经验,从学徒工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总工程师的位置。另外还有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12人,技术工人48人。
徳国的工程人员被安排在青岛海因里希亲王饭店,总工程师、工程师均住套间,有独立的卧室和客厅,助理工程师住单间,技术工人住双人间。
而华东政府方面也做好了充份的准备,成立了造舰项目的工作组,由太湖舰的副政委李亚担组长,因为他会德语;副组长叫吕建钦,是穿越者中的机械专业出身的技术人员,另外还有穿越的徳国人里徳尔。同时还安排了六名穿越者负责录像、录音。从原则上说,要将德国人的所有工作过程全部录像,所有会议讨论全部录音,做为以后的参考。
另外还从造船厂的工人中精心挑选了84人,都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不仅能写能算,并且有一点机械、物理方面的知识,作为参与军舰建造的主要工人,也是造船厂重点培养的技术工人。在此之前己经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并且还教德语,现在这些工人多少都掌握了一些的德语,可以进行一点简单的交洗。
当天晚上,青岛造船厂代表华东政府为德国工程人员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双方的工程技术人员全部都出席,也算是正式见面。李亚可以用徳语和德国人进行交流,而吕建钦虽然不会德语,但英语不错,徳国人中大部份都会英语,双方交流起来也没有太大问题,而更让徳国人没想到的是,在海外华人中竟然还有自己的同胞?当然里德尔也给自己编了一套身世的假话,糊弄过去。
于是双方杯觥交错,开怀畅饮,而徳国人基本都是第一次品偿中华美食,也让在海上飘了4、50天,嘴里都快淡出鸟来汉斯们大快朵颐,个个都吃得沟满壕平,差一点连舌头都吞了。
不过德国人做事确实严谨认真,第二天一早,韦斯利就向华方提出要求,要考察青岛造船厂的设备环境,好做到心里有数。毕竟建造军舰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那怕是建造的只是防护巡洋舰,在设备要求上,和建造一艘战列舰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韦斯利在出发前也做了不少功课,知道虽然海外华人掌握的科技水平很高,但华东政府的工业基础很差,因此不知道到底现在华东政府的硬件水平到底在那一步。
青岛造船厂的机械设备都是从德国购买,还有少数设备是穿越带来的,如两台100吨级的龙门吊,而厂区的布置规划也都是德国原来的计划,只是穿越者接管之后,又开挖了一个超大型的船坞,这时昆明舰己经进坞接受維护。
在华方人员的陪同下,徳国一行人员在青岛造船厂里转了一圈,对造船厂的硬件设施感觉到十分满意,认为完全符合建造这两艘军舰的要求,这到不仅仅是全都是徳国设备,而且各造舰所需要的设备都十分齐全。因此韦斯利的心里也有底了,只要是有足够设备那就好办多了,自己也有充份的信心把这两艘军舰建好。
随后双方又开始就建造军舰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人员管理等事项展开协商。在韦斯利离开徳国之前,在德国建造的两艘军舰均己动工,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人员管理等文件当然都己经编制出来,韦斯利也带了一份来青岛。
不过韦斯利也知道,这些组织计划的编制是基于德国条件,而这里不是德国,首先是按照合同,能够在中国釆购的材料、设备、配件等,都在中国釆购,只有中国釆购不到的才从徳国购买。当然德国人随船带来了一批材料,可以保证开工之后2-3个月的使用,但也需要华方开出一个在中国釆购的物品清单,然后由德方检测质量性能,确定能不能使用,能够使用就要马上下定单,而如果不能使用要从德国购买,更是要赶紧定货,毕竟从德国购买的供货周期很长;其次是华方的工人素质,这也是影响施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再次就是这次是建造两艘军舰,那么怎样安排施工,是两艘军舰同时开工,还是一艘一艘建造,因此原来的组织计划只能做为参考,必须要针对华东政府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
https://www.biqivge.com/book/1149/594580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