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黄义明定南边 > 第三十章:关向云水淹安南军

第三十章:关向云水淹安南军


第三十章:关向云水淹安南军

刘惠恕

旦说众将各自领命散去后,黄义明在邦主议事厅开始低头草拟致李小虎、康熙帝以及致师侄刘宏业的信函。黄义明在致李小虎的信函中写道:

小虎贤弟台鉴:自令叔来亨复明大业未竟,自裁殉国以来,贤弟能不忘祖志,重组后十三家军,聚义茅麓山九连坪反清复明,令人感佩。然大明气数已尽,非贤弟独力可支。吾师李晋王武功天下独步,终不免磨盘山之败,此事当为弟悉。现大清已得天下,民心思安,前明遗民,多持合作心态。我已受清帝委托,出南边平定卢桂生之乱,夺原卢逆所占江心坡旧地千里。但卢逆不甘束手就擒,乞安南出兵十万援手,现屯于镇南关外欲攻打江心坡。吾以兵屯尖高山相拒,但力有不足,急盼弟移师镇南关外,攻打安南兵,使之不能首尾相顾,共攘中华安定南边伟业为谢。颁复。黄义民顿首。

黄义明在致刘宏业的信函中写道:

宏业贤侄:吾自受清帝委托出南边擒叛逆卢桂生以来,为时两年,事有小成。已夺取江心坡千里之地,围卢逆于野人山一隅。但卢逆不甘授首,乞安南以举国之兵相救。现安南屯兵镇南关欲攻江心坡。我引兵至尖高山相拒,力有不足。贤侄若能引李小虎一军出镇南关击安南,使之首尾不能相顾,则安南必败。我会致函清帝,请其解茅麓山之围,许李小虎军出镇南关击安南以自赎,清帝必允。吾另已致函李小虎告知己意,李小虎当允。你若得清帝敕书,可急赴茅麓山引李小虎军出镇南关为颁。师叔义民字。

两函写罢,黄义明急令飞鸽传书李小虎与刘宏业。两日后均得回函,刘宏业回函所书为:一切遵从师叔分咐。李小虎回函为:

黄义明前辈钧鉴:大函已见,句句在理。卢逆桂生,实为亡明罪人,明室可亡,其仇当报。吾急欲移师关外,以救前辈之急。但弟掌之师,在茅麓山外被清兵二十万包围。弟如困笼中,尚望前辈教我移师之法。李小虎顿首。

黄义明回函:无妨,吾当致函清帝解尔等之围,并请师侄刘宏业带义师出关。随后,黄义明又写函致康熙皇帝,要求其解除围困李小虎之师。全函为:

大清皇帝陛下:草民黄义民自受皇上委托出南边擒叛逆卢桂生,为时两年,小有成功,已夺江心坡地千里,建大清五伦邦以抗衡逆伦邦,围卢逆桂生于野人山一隅。但卢逆不甘就擒,乞与国缅甸、安南相救。前败缅邦倾国之兵,拓地二千里。今安南又举倾国之兵十万,屯镇南关外欲攻江心坡,草民屯兵尖高山相拒。安南兵多,我急出师,当无胜算。如有兵出镇南关击安南,使之首尾不能相顾,我军必胜。若请皇上出兵,则三藩之乱方兴未艾,必有难处。为吾皇计,湖北茅麓山九连坪现有李小虎后十三家军一支,控地百里,其外围以清兵二十万,李小虎军不敢出山,清兵亦无法入山,实为吾皇心腹之患。皇上若肯赦免李小虎反清之罪,许其军出镇南关击安南以自赎,则安南、卢逆可灭,皇上又可移师平三藩之乱,何乐而不为。皇上如以草民意见可取,可发敕令两道。吾师侄刘宏业与李小虎有旧,皇上敕令一,当许我师侄赴茅麓山带李军出山赴镇南关击安南,另一道则准赦免李小虎反清之罪,许其出关击安南人以自赎。另请颁令围山士兵解围,并请沿路州郡忽忘供给李军粮草。草民黄义民上首。

且说康熙皇帝见函后喜出望外。时三藩之乱方兴未艾,李军如烫手山竽,吃不得,丢不下。原因是三藩之乱的头二年,军事形势对于康熙皇帝来说,并不顺利。

先是南明亡败,李定国云南病歿,在灭南明之战中出了大力的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人称“三藩”。顺治帝死,吴三桂拥兵北上,名义入祭,实则窥大清虚实,又以目疾请除总管云贵两省事务,真实用意则是试探清廷对其的态度。康熙帝知其意图,未许。而此时尚可喜自请撤藩归老辽东,留其子尚之信镇守广东。吴三桂、耿精忠亦相继请撤藩归辽东养老以为试探。康熙帝认为“撤亦反,不撤亦反”,下令撤藩。结果当年十一月(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先反于云南,佯称拥立“先皇三太子”,兴明讨清,蓄发,易衣冠,传檄远近,致书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旧将吏,并发函台湾郑经,邀约响应。又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广西将军孙延龄随叛于广西,吴三桂旧将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四川,耿精忠反于福建,台湾郑经渡海进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提督王辅巨又叛于宁羌,击杀清陕西经略莫洛。此后尚之信又反于广东,总督、巡抚俱附之。

由于事发突然,三藩一时占有云、贵、桂、粤、闽、湘、蜀诸地及赣、浙、陕、甘、鄂部分,与朝廷形成力敌。卢桂生则借新建逆伦邦之财力,为之后援。

而此时清兵以二十万,围李小虎“后夔东十三家军”于茅麓山九连坪,因受刘宏业所布置八卦阵所阻,攻之不得。如若解围,又怕李小虎军与三藩乱军结合,形势对清廷更加不利。现在黄义明提出让李小虎军出镇南关攻击安南人,对康熙皇帝来说,正是求之不得,因为他把围攻李小虎的二十万军用以投入攻击三藩的军队,可以立即改变双方战场形势上的力量对比,使战局朝着有利于清政府方面转化。

康熙帝于是即刻提笔给黄义明回函道:

黄老前辈:来函收悉,建议甚合朕意。朕即写敕书二份,一份委托令师侄为征南将军,赴茅麓山带李小虎军出镇南关征安南;另一份为请令师侄交李小虎,赦免其反清之罪,委托其为伏虎将军,让其带兵出镇南关击安南以自赎。另会指令围茅麓山清军立即解围,放开道路让李小虎军赴镇南关,并提供旅途粮水。钦此。

康熙帝写给刘宏业的敕书为:

神州多难,希英雄为国立功,拯民水火。今有壮士刘宏业,自幼随师叔黄义明习武,武勇绝伦,特任为征南将军。望赴茅麓山,率李小虎后夔东十三家军出镇南关击安南人为颁。并请茅麓山围军让出道路,请该军所过州郡提供粮水为颁。事有成功,当封妻荫子,并被华夏百姓所怀。钦此。

康熙帝写给李小虎的敕书内容为:

将军忠于前朝,举兵反清复明以尽人臣之节,朕不为怪,亦不再追究反清旧事。但常言道天意难违,识时务者为俊者。今大明气数已尽,朕主满汉一体,华夏一统,摊丁入亩,已革除旧明弊政多多,当为将军所见。亦望将军能另择明主。今特任李小虎为伏虎将军,颁能将兵出镇南关征越虏,届时为国立功,当封妻荫子,并为华夏百姓所怀。钦此。

康熙帝将两函写罢,急令飞书传至余姚黄家庄刘宏业处,怕飞鸽有误,又令人以驿报形式十万加急,送复印件至余姚黄家庄处。由于刘宏业已先悉内情,见敕书后自是不敢停留,先是飞函告知康熙帝与师叔黄义明即日启行。稍做收拾后,刘宏业又敦嘱妻子方素梅及二使女徐月华、张自珍:国家有命,吾不得不行,我走后你们必须照顾好嬏母与老爷。随后刘宏业到老爷黄宗羲与嬏母朱云霞处辞行,携带上康熙帝的两份敕书,策马出庄,急赴茅麓山九连坪而去。

多日后刘宏业抵达茅麓山九连坪刘小虎山寨,送上康熙帝赐李小虎为“伏虎将军”的敕书。刘小虎见到敕书后自然高兴,但事先已得黄义明的飞鸽传函,心中也不意外。在招待刘宏业的山宴上,李小虎向山寨众头目宣告了清帝的敕命,四寨头领均无异见。原来自从刘宏业下山之后,李小虎与众山寨头领无人敢走出刘宏业所设的八卦阵圈外,因为一旦出阵,外有二十万清军包围,众头领心知必死。而八卦阵外的清军心知山内有八卦阵保护,亦不敢入山,知入山必败。然而自刘宏业下山、茅麓山九连坪被清军包围两年以来,山上众头目如锁牢狱,都颁望能早日出山,今得康熙帝敕令许其出镇南关击越虏以自赎,众头目自是心中高兴。山寨众头目协商的结果是:凡属山寨老弱,发给银两,许其回乡种地自养;所余二万精壮,则跟随刘宏业、李小虎出关击虏。倒是在谁担任这支军队最高统帅问题上,李小虎与刘宏业相互谦让了很久,最后众头目还是让刘宏业来当统帅。理由有三点:一是皇上诏书是由刘宏业带来;二是刘宏业曾在山寨一年,立有战功,兼躬下士,深得人心,且其高深武功亦为众人所见;三是李小虎推托自己不懂陈法。刘宏业在推辞不得的情况下表示:自己只是暂领元帅之职,遇事必与众将共议、同甘共苦,此外,一旦抗击越虏成功,自己还得回乡照顾嫂母与妻小,必当还帅位给李小虎。山寨众头领则皆表心服。

且说刘宏业来茅麓山寨的次日,即发放银两散去老弱,烧毁山寨,军队开拔镇南关。而围山清军早已接到清廷指令,撤走军队。山寨军队一路所过州郡,均给提供粮草饮水之便。因此不日,刘宏业所带领的两万大军已抵达镇南关下,入关城一见,城上的清守军人人神色紧张,生怕越人攻城;而城外的越军则连营数十里,军帜飞扬,军鼓震天。见到刘宏业带领两万援军到来后,清军守将雷震天十分高兴,告知守城兵士已数日无好眠了。刘宏业嘱以勿忧,告知明日即出关击贼。

刘宏业明日如何出关击贼事这里暂按下。且说黄义明先后接到李小虎、刘宏业与康熙帝的回函后,知道出兵镇南关击安南的策略已落实,心中十分宽慰,便立即清点第六军主将周颍、第七军主将吴爱梅、八军主将郑秋菊所统军数,准备当日出发,前往支援已赴尖高山的前锋部队。而此时第三军主将关向云与副将杨晓黎、第一军代主将宋倩雯与代副将马力田所统领的前锋部队,已在尖高山与安南军交上了手。其过程如下:

先是第三军与第一军将士用时三日,渡过恩梅开江,登上尖高山。发现山路果然险陡,此山最高处为3302米,山颠尚有积雪。上山险径两侧尽是悬崖,果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关向云与杨晓黎均是将门之后,深黯用兵之法,命人在近山颠处修起第一道关隘,留下了一军五百兵力驻守,余兵继续前行。于当自黄分时分,抵达山腰猴桥。此处地势亦险要,在一道深峡之间,有一座天然石梁跨越两端,因地势险要,人迹罕至,是以有猴桥之名。关向云与杨晓黎又命人于此修起了第二道关隘,留下五百士兵把守。穿越猴桥再下,有一片空旷谷地可以扎寨驻兵,而谷顶则有一道悬涧跨过。由猴桥再下,地势渐趋平坦。关向云与众将协商,决定在此处驻营并设伏。设伏之法是在山上悬涧派兵驻守并堵塞涧流,形成堰塞湖。一旦敌兵于涧下空旷地驻营后,便于夜半将堰塞湖挖出决口,水淹涧下敌军。关向云又派出新科武举榜眼吕鹏程为先锋将,派出新科武进士王勇为副先锋,命其明晨一早,将兵五百前往诱敌,许败不许胜。

且说明晨一早,新科武榜眼吕鹏程率兵五百,沿猴桥下山坦途继续前行,行约半日,果然遇见安南军偏将文安、文澜率领五千兵马沿上山路径匆匆赶来。吕鹏程拍马直前喝道:何方妖兵,竟敢前来偷袭我五伦圣邦?敌将在马上答道:吾等乃安南大将文安、文澜是也,奉安南王之命,前来剿灭五伦小邦,来者何不快降!吕鹏程闻言大怒,举刀便劈。此文安、文澜原是双胞胎兄弟二人,心意相通,均擅马使枪。文安便以长枪去格吕鹏程大刀,文澜则策马绕至吕鹏程身后用枪捅吕后腰,吕鹏程拨马回刀架住文澜的长抢,前面的文安又用枪刺吕咽部,吕鹏程又回马让过。而二文胜在四手,吕则胜在马快。三将这般呈钉字状的一来一往战了二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吕鹏程见不能速胜,回马便跑。文氏兄弟俩紧追不舍,吕鹏程回头看得真切,自腰间布兜中悄悄取出一块石头回头便打,石头正中跑在前面的文安前额,文安应声倒地,吕鹏程回马一刀结果了文安性命。从后面追上的文澜见其兄已死,大怒,持枪猛刺,欲为其兄报仇,无奈他单打独斗却不是吕鹏程的对手,双方战了十余回合,文澜回马便跑。吕鹏程边追赶,边自布兜中淘出一石块向前抛去,石块正中文澜后脑,顿时脑浆迸裂,文澜从马上跌落而亡。原来这吕鹏程应五伦邦武举前,原是山间猎户出身,自幼随其父上山打猎,练就了一手抛石绝技,百发百中,每当上阵杀敌,便背上一袋鹅卵石块,充作暗器。

却说这吕鹏程连杀二将,胆气顿豪,暗道:如此草包的敌寇,主将胆子也太小了,诱什么敌!看我冲上前去擒了敌方元帅回来报功。随即便策动自己的兵马追上前去。而敌兵见两将已死,回马便逃。而吕鹏程追击不到一里,又碰见一敌将率领五千兵马冲将上来,救下逃兵后使与吕鹏程战作一团。原来这位来将才是安南的先锋将,姓阮,名胜灵,身材高大,红脸膛,左手持盾,右手持短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安南第一勇将。吕鹏程与之相斗,战了二十余回合,占不得一丝便易,连劈二三十刀,都被阮胜灵用盾牌挡住。而这阮胜灵则不时用右手所持短刀对吕鹏程横劈竖刺,搞得吕鹏程手忙脚乱。吕鹏程眼见不敌,回马便走,阮胜灵则紧追不舍。吕鹏程又故计重施,从布兜中取出石块,对阮胜灵回身便打,不意连抛了十几块石头,块块都被阮胜灵用盾牌档住。原来这阮胜灵早已从败兵口中得知文安、文澜兄弟的死因,对吕鹏程的飞石绝技,早有防范。而吕鹏程与人作战靠飞石取胜,却全靠得是对手不备。而对手已有备,吕鹏程抛石击人自然不能得逞。且说吕鹏程抛石不着,正在着急之时,敌先锋将却趁吕鹏程俯身取石之际,自马兜中取出一把牵着长绳的流星锤朝吕鹏程后脑抛去。吕鹏程平素只知自己会用暗器伤人,却完全没有想到对手也会放暗器伤人,因此毫无防备,顿时中锤落马而亡。而副先锋王勇见主将阵亡,情知大势不妙,取出连弩朝阮胜灵猛射,又乘阮躲闪之机,抢了主将尸身便跑,阮胜灵则策军猛追。

这一阵吕鹏程所率领的前锋队大败,五百人中逃回去的不到二百人,原本让其诱敌,不意却成真败。副先锋王勇见到主将关向云后,向其报告败状,关向云听罢大哭道:首战便折了武榜眼,见到师傅后却怎生向交代?副将杨晓黎在旁边道:吾妻不必伤悲,胜败乃兵家常事。吕榜眼轻敌身亡,却并不影响我们先定下的诱敌之计。言迄,敌人追兵已近。五伦邦这边由第一军代主将宋倩雯披卦列阵出战,关向云、杨晓黎则在旁边掠阵。

却说阮胜灵追兵已近,见五伦邦这也已列阵应战。阮胜灵夹新胜之勇,策马冲阵,宋倩雯手持双剑应战。宋倩雯剑走轻灵,令人眼瞭乱。阮胜灵则左手持盾,右手持刀,上下翻飞,护得周身一点缝隙全无。双方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败,众人齐声喝彩,但宋倩雯却渐感吃力。原来宋倩雯的武功并非黄义明亲授,而是由其师姐赵凤英代授,其剑法虽然精妙,但武功内力却不能与她的八位师姐相比,因此久战必然力怯。

而一军代副将马力田怕宋倩雯久战有失,接替代宋倩雯出战。马力田手持一柄开山巨斧,打仗并无太多招数,仅凭天生神力,朝阮胜灵的盾牌上猛劈。阮胜灵见马力田巨斧劈来,举盾便挡。然而阮胜灵的坐骑却担挡不住两将的神力相交,马力田每劈一斧,阮胜灵的坐骑便朝后退一步,马力田连劈二三十斧,阮胜灵的座骑朝后退了二三十步。越军元帅郑根怕阮胜灵久战有失,鸣金收兵。却说阮胜灵武功原较马力田胜出多多,马力田的武功较宋倩雯亦差了一截,但何以在场面上,马力田在场面上占了优势?原来原因有二点:一是阮胜灵一日已四战,已到了人乏马困的时刻,此消彼长,马力田在场面上自然占了优势。原因之二则是马战时,兵器上亦有相生相克之说。阮胜灵使用的是盾牌短刀,在上午对付吕鹏程与王勇的飞石、连弩时,自然是游刃有余。但是以短兵对付马力田的长兵开山巨斧,阮胜灵自然要吃亏。当阮胜灵听到鸣金收兵的声音,心有不甘,恶狠狠地对马力田说道:你们明日胆敢再战,我定杀得你们片甲不留!而五伦邦主将关白云代为回答道:我们明日就在这里等着你们再战,看倒底是哪方片甲不留!言毕,两军各自撤退五里安营扎寨。

而到了半夜三更时分,按原先的设计,关向云,宋倩雯、马力田悄悄率大军出营后撤十里,杨晓黎则独自带领一支轻兵悄悄攀上山颠,将堰塞湖朝山下安南军驻营处挖开决口,顿时一股铺天盖地的潮水自山头涌下。而安南军营中的值夜士兵突然发现一道亮光自头顶而下,凝目一看,原来是铺天盖地的潮水已涌入营中,连忙敲打锣声叫众人快跑。但是安南军士打了一天的仗,已是人泛马困,睡得正沉,哪里醒得过来,大多被淹死,仅有驻扎在后营的安南军元帅安伯谦率领三五百残兵打开后营门逃脱。

杨晓黎见水淹敌兵之计已得手,连忙叫士兵重新疏导涧道,堵住堰塞湖缺口,并敲打锣声,通知先前已撤离军营的关向云等大队兵马追击,自己也率兵下山追击。时至天亮,安南军元帅所带领的三五百残兵又折了一阵,逃到山下大营的仅余一百余人。

此战安南军共折了近五千先锋精锐军。当然好的是山下连营中尚驻有九万五千兵马,仍可一战。安南元帅急令山下军士守住兵营,有五伦邦追兵袭营,切勿出击,仅用箭射住阵角即可。杨晓黎率领士兵追击至山下后,却并不出击,而是急令士兵沿山脚筑起关隘,等待后面的大队人马来援。如此一连数天,两军并无战事。原因是安南兵新败,折损先锋,军无斗志。而五伦邦这边,关白云、杨晓黎统领的第三军与宋倩雯、马力田统领的第一军,两军人马相合,总数才数千人,亦不敢主动出击,只能据险守卫关隘。

2021年11月29日


  https://www.biqivge.cc/book/10113358/838204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